女子骑车鼻梁被道闸杆砸骨折进出口机非混行存隐患→


  17号上午,黄女士骑电瓶车,到海口综合保税区上班,哪想经过入口处时,与道闸的闸杆发生碰撞,导致鼻梁骨折。

  伤者 黄女士:那个卡关是大货车跟小车通口,不是电动车的通口,那个杆是只有小车(汽车)进去,自动上下关卡,我就跟那个小车,小车过去了就自动下来了,我就没看到,我就直接碰到那杆上了,就是骨折了鼻梁骨折了。

  从黄女士提供的照片能够正常的看到,由于碰撞,黄女士的鼻子出血,她骑的电瓶车也倒在车辆入口道路中间。医院的诊断证明,显示她的右侧鼻骨骨折。黄女士认为,海口综合保税区出入口处没有非机动车通道,机非混行,存在安全隐患。

  伤者 黄女士:那个卡口是大货车和那个小轿车的通口,他说我教你从旁边钻过去啊,你旁边就是一个墙,而且又有一个台阶很高在那里,这样安全吗。

  记者来到海口综合保税区时,正值中午下班时间。记者观察发现,进出保税区的通道共有10条,分为5进5出,但并未发现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通道。记者也看到,每一辆进出的电动车,都是从机动车出入口进出。

  务工人员:(记者:我们骑车出来,都是跟车走一条路吗?)对啊,那个进处(入口)这边也是小轿车一起进去,小轿车也走那里,货车就不一样,货车他有其他的走道(记者:你们跟汽车走在一起还挺危险的吧?)对,就怕蹭着了。

  记者还发现,只有最右侧的两条车道用于除大货车外的其他车辆出入,而这两条车道的闸杆距离供行人通过的高台,只有30厘米左右的缝隙。大部分电瓶车驾驶员都是从这30厘米的空隙中骑车通过,也有部分电瓶车驾驶员会选择在车辆通过闸机,闸杆抬起时通过。对这种通行方式,很多电瓶车驾驶员都认为比较危险。

  务工人员:这样的话就不安全,车子跟一个电动车(挤)你想一下(记者:也很窄是吧?)对,你看那个电动车就往里面挤,一定要从他那个旁边那里过来,所以就不安全。

  记者通过观察发现,仅15分钟的时间里,就有30多辆电瓶车进出保税区,其中约70%的电瓶车驾驶员选择从空隙中通过,其余则选择跟随车辆通过。如此大流量的电瓶车通行需求,海口综合保税区方面为啥不建设专用通过供其通过?通道口的摄像头是否拍到了黄女士出事的过程,又该怎么样处理?对此记者找到了海口综合保税区方面了解情况。

  海口综合保税区园区运维局 局长 纪振海:根据当时2011年的规划,我们是规划了10条车道,其中8条是归属于海关的业务通道,4进4出,另外两条是属于行政车道,1进1出,所以之前也没有规划行人这方面的通道(记者:行人和非机动车道都没有规划?)对。

  该负责人表示,由于历史规划问题,目前海口综合保税区沿用了机非混行的通行模式,但由于闸杆是一车一杆自动升降,所以他们也要求电瓶车驾驶员要沿最右侧的空隙通过,不能尾随机动车通过。从对方提供的卡口录像能够正常的看到,黄女士发生意外时,其前方3辆电瓶车都是沿最右侧的空隙通过,而黄女士则是跟在一辆绿色的大客车后面,在大客车通过,闸杆落下时黄女士想要加速通过,正好撞上了落下的闸杆。对于黄女士的遭遇,海口综合保税区方面表示,将和其企业一起协商解决,对于卡口机非混行存在安全风险隐患的问题,将逐步解决。

  海口综合保税区园区运维局 局长 纪振海:接下来一周,我们会在进出卡口出入的位置,我们会设置进出卡口的一些标识,同时也会提醒进出卡口的车辆,海口非机动车减速慢行,目前我们正在跟有关部门,包括海关有关部门进一步的沟通,看看下一步争取实现人流,机动车流,非机动车流,实现分流入园。

  目前,黄女士和已和园区及企业协商一致,由其企业承担黄女士的治疗费用。

  虽然事情得到圆满解决,但在智能道闸系统非常普遍的当下,类似闸杆砸到人的事情,并非个例。那么,这类问题为何屡禁不止呢?安全风险隐患又如何去除?对此我们记者也进行了走访调查。

  海口居民:人家就是车开进来,他跟着车进来,你要是没注意,就砸到人了。

  这位居民介绍,在上周,她就看到智能道闸系统的闸杆两次砸到人。据了解,她所在的南沙路沿街铺面,因增加临时停车位,周边设置了20多厘米高的护栏,并安装了智能道闸系统。然而智能道闸系统区域,仅有一根长约三米左右的闸杆,没有预留非机动车的通行区域。

  海口居民:你这里都要留个电动车口,哪里都有个电动车口,去哪个小区随便哪个公共场所,对不对,它这里就没有,它留了一个,是为了那个小区。

  在居民的介绍下,记者在停车场护栏一个角落,看到了预留的非机动车的通行口,不过此处非常不明显。而智能道闸系统又只能识别机动车辆,个别电动车驾驶员进出这里时,就会跟随车辆进入,这就导致了意外发生。和没有预留明显的非机动车通道不同,当前很多小区的智能道闸系统实行的是人车分流,划分了很明显的机动车通行区域、非机动车以及行人通行区域。可尽管如此,类似的意外也依旧存在。

  海口四季大厦小区 安保人员:(记者:车过了,有人骑着电动车想蹭那个车,冲过来的那种?)有(记者:也有这种情况吗?)有啊,不注意他就冲,有些人他就冲。

  安保人员介绍,机动车通过时,智能道闸系统会识别车牌信息并自动升杆放行,在闸杆升起,汽车车辆通行的同时,个别电动车驾驶员会驾车趁机通过,然而,升降杆升起到降落,一般都有固定时间,且时间很短。现场记者也对升降杆降落的时间进行了记录。

  海口市二轻供销公司宿舍小区 安保人员:跟着车,人家那是车道人家自动开了,掉下来肯定砸到你了。

  记者发现,一般在机动车车身通过后,闸杆会在4秒内完全降落。稍不留神,电动车驾驶员在蹭杆过程中,十有八九会被闸杆砸到。此外,智能道闸系统的感应装置,也是导致类似意外事件发生的原因之一。

  海口申亚大厦 安保人员:这已经埋线下来了,如果有这个铁东西,如果真正的感应到它有东西,永远掉不下来。

  海口市二轻供销公司宿舍小区 安保人员:你没看到人家割个线在那里嘛,那是感应的(记者:就是人过就会掉下来)人过肯定掉下来。

  一些道闸智能系统当前采用的是地感装置,这种装置智能识别机动车,对行人或者非机动车的识别还有待提升。而走访过程中,记者注意到,在智能道闸系统附近或者闸杆上,都会标注类似“一车一杆 禁止行人 撞损赔偿”、“一车一杆 如冲杆 后果自负”、“一车一杆 请勿跟车 损坏赔偿”等提醒。行人或者非机动车驾驶员不规范的行车、冲杆成了类似意外发生的关键原因。而小区的智能道闸系统的管理一般由物业管理,商场区域则一般由第三方公司管理,一旦因为跟车冲杆发生意外,相关的责任认定、赔偿,只可以通过协商或者司法途径解决。

  导致道闸杆砸人事件偶发的因素有很多,而最关键的问题,还是在于人的安全意识问题。为了规避砸人事件的发生,减少由此引发的各种纠纷,不少小区陆续采用新的智能道闸系统,从感应装置到闸杆都进行了升级,更看重以人为本。

  记者也从海口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了解到,当前他们对智能道闸系统的产品质量会检查,如,关注产品的相关合格证等是否完善、相应的系统是不是正常。不过智能道闸系统的起降时间,并不在他们的监管范围,同时对于升降时间的规定,当前也没有统一标准。一般由智能道闸系统的使用方,自行调整。

  海口四季华庭社区物业信息工程部 负责人 陈武:正常是4到8秒,因为我们的(升降)杆是从2米到4米,一般的情况下,2米到3米之间的杆,我们一般设置在4秒左右去开闸、降闸,如果杆越长,4米的线秒,具体的标准是没有的,我们是根据杆的长度。

  据了解,智能道闸系统在安装之后,物业会根据闸杆的长度,设置升起降落的时间。一般闸杆越长,设置的时间相对来说就会长一些,起降速度相对来说就会慢一些。而随只能道闸系统的一直在升级,新的智能道闸系统更加以人为人,这也在某些特定的程度上,减少了闸杆砸人事件的发生。

  海口四季华庭社区物业信息工程部 负责人 陈武:道闸上已经装了雷达监测系统,如果说跟车的情况下,这个我们道闸会检测到,就是避免防砸车砸人的情况。

  和地感装置相比,新升级的雷达感应装置,识别区域更广,灵敏度更好,一旦闸杆区域有人、非机动车或者犬类动物时,都会及时停止降落。同时,闸杆的材质一般都是铁或者其他合金,相对来说,对人、车伤害较大。因此一些厂家在升降杆上做了防护或者减碰撞设施。

  海口申亚大厦 安保人员:这个都是防碰边,都是软的,这里面还有感应器,下来了,我砸到了,它停住了,你看 (它停住了)停住了。

  海口四季华庭社区物业信息工程部 负责人 陈武:它为避免砸到车,挂花嘛,第二是砸人嘛,我们会套上这个套子。

  虽然闸杆的防护、智能道闸技术的进步都能在某些特定的程度上,减少升降杆砸人事件的发生。不过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的话,关键需要行人、非机动车驾驶员的配合,在通过智能道闸系统升降杆区域时,应按照相关的提醒,走非机动车以及行人通道,不随意尾随汽车抢杆、冲杆。一般来说,道闸的管理人依法应当尽到安全保障义务,但是行人在通行过程中能够正常的看到道闸栏升降情况,如果在明知存在致损可能的情况下强行通行,需要承担主要责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