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闻中心

深观察 国际STEM教育研究所落户上海意味着什么
2023-12-07 新闻中心

  11月9日,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了在上海设立国际STEM教育研究所的决议。这是教科文组织一类中心首次落户中国,也是欧美以外的首个全球性一类机构。

  今年6月,教育部等十八部门联合印发了《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的意见》,着力在教育“双减”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,一体化推进教育、科技、人才高质量发展。

  可以说,国际STEM教育研究所落户中国、落户上海,恰逢其时。这既是对中国开展STEM教育已经取得的进展与成绩的肯定,也是对逐步加强中小学科学教育的有力推动。

  STEM教育,字面的理解是科学、工程、技术、数学教育。在传统教育中,我国中小学一直在对学生进行这方面的教育,中小学开设有科学课、数学课、劳动技术课等。那么,STEM教育与传统教学有什么不同呢?

  其本质的不同,在于传统的教学重视对学生的知识教育,以考试为中心,而STEM教育则重视学生的兴趣培养,以学生为中心,是素养教育、个性教育与生涯教育。国际STEM教育研究所落户上海,某些特定的程度表明上海走在了推进素质教育、个性教育与生涯教育的前列。

  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,我国就提出了素质教育的概念,但从现实看,基础教育存在应试化、功利化、短视化的倾向。

  比如,在有些学校,数学的目的不是提高数学素养,而是刷题提高数学分数;有的学校在进行物理、化学实验教学时,不是在实验室里由老师指导学生做实验,而是给学生“讲实验”;有的学校的劳动技术课,不是让学生体验劳动过程,而是给学生讲劳动技术概念,还有的学校让家长到校帮学生完成劳动技术课程的作业。

  据介绍,上海近年来一直实施青少年科技素养提升工程,加强青少年科学创新实践工作站建设,在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等匹配140个实践点,招收学员4200名。此外,上海还通过线上、线下科创资源的打造,为青少年创设丰富的科学学习空间,助力学生自主学习,发展创新思维。

  可以看出,上海推进中高考改革,很看重学生的综合素养培养。其中,在中考考试中,增加了物理、化学实验考试与跨学科案例分析;在中考录取中,把综合素养评价纳入名额分配招生。这都体现了重视学生素养教育的教育导向。

  在我国,奥数培训曾变为“全民奥数”,表面上,这是重视数学教育,但却造成过度内卷,增加学生负担,也并不利于学生的兴趣培养。我国学生在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中拿金牌拿到手软,却没有一个获奖学生获得菲尔兹奖(被誉为数学界的诺贝尔奖)。这启示我们开展STEM教育,要注重培育学生的科学、工程、技术、数学兴趣。

  上海从学前教育到高中教育各阶段的STEM教育,都重视对学生的个性化教育。如据报道,虹口实验幼儿园曾开展大班主题“春夏秋冬”活动,教师为幼儿在个别化学习活动中创设了一个“季节大发现”的信息采集和发布区,幼儿通过自组小队,利用各种工具,去采集、拍摄、查找各种和季节相关的事物,并通过种种方式展示和交流。

  复旦大学附属中学早在2014年,为实现对学生个性化的培养,就设立了国内首个中学“文理学院”。随后,为了适应更加全面的需求,学校推进STEM教育,又提出在“文理学院”的基础上增设“工程学院”和“经济学院”。“工程学院”主要是针对选择理工科的学生,培养他们的工科思维、兴趣。

  事实上,我国正在推进破除“唯分数”、“唯升学”的改革,就在于建立多元评价标准,关注学生的个性、兴趣培养。STEM教育的推进,与教育评价改革的推进是相互作用的。一方面,STEM教育要枝繁叶茂,需要教育评价改革配套,另一方面,STEM教育的发展,可加快教育评价改革步伐。

  为培养基础学科,包括数学、物理、化学、生物等学科的拔尖人才,我国于2020年启动“强基计划”招生、培养改革。而从具体实践看,存在部分优秀学生缺乏对基础学科的兴趣,以及功利选择大学学科、专业的问题。

  甚至,有的自媒体还渲染“基础学科又苦又累”,生化环材专业被称为“四大天坑”。以至于前些年的高考志愿填报中,学生逃离理工科的倾向,引发广泛关注。

  开展STEM教育,也就是在对学生进行生涯教育,让他们更深入了解科学、工程、技术、数学,树立今后选择相关学科、专业的志向,如复旦附中近年来选择工科专业的学生占比达到15%~20%。

  引导学生立志投身科学、工程、技术、数学等专业领域,STEM教育还有很大的空间。最近,教育部长怀进鹏在谈到新高考改革面临的挑战时指出,改革强化了课程、考试科目和报考专业的选择性,部分中学师资和课程资源缺乏,高中生涯规划教育专业性与有效性有待提高。

  因此,国际STEM教育研究所落户上海,对于我国推进学生的素养教育、个性教育以及生涯教育,都是一大契机。也可利用这一平台,与其他几个国家交流推进学生素养教育、个性教育与生涯教育的经验,以整体提升教育质量,让每个受教育者享有公平而又有质量的教育过程。(作者系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)